【001】从“新”开始——一些新手的跑鞋推荐 | 亚瑟士|Brooks|索康尼
二牛按:《我手写我鞋》是一个邀请“蜈蚣精”跑友分享自己的跑鞋、选购经验、跑步经历的文章系列(创刊号见->《我手写我鞋》创刊号,跑友们真心推荐的那些跑鞋)。本系列文章作者主推的跑鞋需要经过至少 150 公里的路跑实测,这将区别于一些 KOL 的落地即评。本系列所有文章均会给作者支付一些稿酬,为了正常运营,文章中会有一些商品链接和文末广告。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留言和转发到你的朋友圈、微信群,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
大家好,我是小静微言 Jo,一个以减脂为目的大众慢跑者,跑步刚刚 2 年,目前每周跑量 40KM 左右,累计跑量 2000KM only, 完成过三次半马,完赛成绩均在 2 小时 20 分左右,目标今年秋季完成第一个全马。
“当我开始跑步,就一直坚持认为适合的才是正确的,作为普通跑者,顶级的鞋子对我们的成绩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能够坚持跑下去,安全,不受伤才是第一位的,我也不懂那些跑鞋测评里面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往跑鞋里丢过鸡蛋,或者粗暴的摩擦,最简单的原则就是自己亲自去试,去体验,试着跑一跑,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类型,就借用科学的方式了解自己的需要的,看看专业的评价,不要轻易被网上的 KOL 带偏。跑鞋看别人评测的再多也不如自己去体验,基本我还是喜欢去线下店先去感受一下脚感,不同的体重,脚型对鞋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店员们有的时候对自家品牌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做一个对鞋的参考。”
省流模式
亚瑟士 Gel-Nimbus 24:“缓震系的顶级,穿上去有很强的踩屎感。但缓震系的鞋并不能非常长久(1000 公里),后面觉得没有那么软了。”
亚瑟士 GT-2000 12:“在第一个半马的后半段明显感觉到需要花力气去带动这双鞋,可能是因为鞋本身比较重,而不是鞋给我落地后的推进力。”
昂跑 Cloud X:”已经扔掉了,第一个原因,真的不耐脏。第二个原因,通勤表现(好看)远高于跑步感受。“
Brooks Levitate 6:虽然自重也是比较高,但胜在我最看中的回弹能量反馈是很强的,主打的就是能量反馈, 今年穿着这双参加了长宁女子半马,成绩是 2:13,确实在后半程会感觉到依然脚上有力量的反馈,唯一不足的是鞋带比较短,要系系好,要不然容易掉。现在这双鞋是作为周末 LSD 的首选,15KM-20KM 一点都不累,很轻松,不是一双你需要去将就的鞋。
跑步初衷与第一双跑鞋
开始跑步的初衷是为了减脂,大概也就是两年前,上海封城结束后的时间,一开始也不确认自己是不是可以坚持,但跑步这项运动就好在最初的投入是有限的,只需要一双合适的跑鞋,就可以开始,其余的装备都是在跑量及成绩慢慢提升后再慢慢配置的,如果放弃了,也就是多了一双运动鞋,不会有多大的浪费。
做了一些学习之后意识到要减脂,第一步就需要在你的燃脂心率范围内维持足够长的有氧运动时间,而每个人的燃脂心率其实是有所不同,很容易在某书上找到计算公式,而每个人的运动/跑步能力又决定了你对应心率所适合的配速,所以如果是单纯地为了减脂而进行的跑步,心率是最重要是需要关注的,这就是你科学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我不算大体重跑者,考虑到需要达到的跑步频次,需要的是最大化减少对膝盖的冲击,因此我选择的是亚瑟士的 gel-nimbus 24(当年的最新款),缓震系的顶级,穿上去有很强的踩屎感。
至于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个品牌,源于疫情前一次日本旅游的体验,当时逛到了一家 asics lab,抱着只是买一双鞋的目的进店后,发现他们居然提供测量 foot ID 的服务,大致是先让你脱去鞋袜后在他们一个专门的仪器里给脚上几个位置贴感应的贴纸,扫描你的脚的模型,还让你上跑步机稍微跑一下,看一下姿势收集数据,然后会问你买鞋的目的,如果是训练跑步,一般跑步的距离,现在全马,半马或者 10KM 的成绩和配速,然后给你推荐适合你的系列,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专业的跑鞋,贴几张今年回去这家店的时候的照片给大家感受一下
第二、三双跑鞋
这第一双 gel-nimbus 24 陪我跑过了最初的 1000 公里,也陪我参加了第一个上海半程马拉松,成绩 2:24 分,后来我意识到缓震系的鞋并不能如此长久,难怪后面觉得没有那么软了,这次回去的时候店员给我推荐了 GT-2000 12,跟我说这双鞋可以跑 1000 公里,祝我早日完成第一个全马。
在第一个半马的后半段明显感觉到需要花力气去带动这双鞋,可能是因为鞋本身比较重,而不是鞋给我落地后的推进力,于是我又开始找有没有回弹性能更好且有支撑,参考了RunRepeat(这个网站我很推荐,既可以按照品牌,按照配速,也可以按照跑步/运动目的来看鞋子的测评)上的鞋子的分数高于 88 分的,选择了 Brooks 的 Levitate 6,虽然自重也是比较高,但胜在我最看中的回弹能量反馈是很强的,主打的就是能量反馈, 今年穿着这双参加了长宁女子半马,成绩是 2:13,确实在后半程会感觉到依然脚上有力量的反馈,唯一不足的是鞋带比较短,要系系好,要不然容易掉。现在这双鞋是作为周末 LSD 的首选,15KM-20KM 一点都不累,很轻松,不是一双你需要去将就的鞋。
我的训练与参赛计划
现在我的水平也依然是个普普通通的大众跑者,半马也还没有跑进 2 个小时,月跑量也就是 100 多公里,今年打算完成首个秋季全马,目标安全完赛,我这次报名的全马是日本金泽的秋季全马,从报上到跑还有一共是半年的时间,根据二牛给出的新手跑者全马十二周训练指南,又结合了我自己目前的情况,一共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 5,6,7 月基础跑量累计跑,每周 40KM 左右,保证每周有 7 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时间,主要是让身体做一个跑量的累计,也期望通过较长的有氧跑步时间来降低心率,提升耐力,进入 8 月后就开始按照二牛提供的训练课表开始了,先算出自己的各个心率区间,按照计划来跑,我入手了索康尼的 Endorphin Speed 4 作为这次参赛的鞋,虽然这双鞋的争议也有一些,我选择的理由很简单,适合我目前不快的配速,新手友好。趁着 618 打折又买了 kinara 14 做这次全马平时的训练,毕竟是轻量跑鞋的经典,这两双打算在十二周训练的时候启用。同时我给自己也加了一些力量训练,主要是平板支撑加强一下核心,同时配合一些锻炼臀部的肌肉的动作,每天大概也就 10 分钟,一张瑜伽垫和一根弹力带就可以。分享几张近期跑步数据,感受一下初跑者的坚持:
我选择跑鞋的方法论
当我开始跑步,就一直坚持认为适合的才是正确的,作为普通跑者,顶级的鞋子对我们的成绩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能够坚持跑下去,安全,不受伤才是第一位的,我也不懂那些跑鞋测评里面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往跑鞋里丢过鸡蛋,或者粗暴的摩擦,最简单的原则就是自己亲自去试,去体验,试着跑一跑,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类型,就借用科学的方式了解自己的需要的,看看专业的评价,不要轻易被网上的 KOL 带偏。跑鞋看别人评测的再多也不如自己去体验,基本我还是喜欢去线下店先去感受一下脚感,不同的体重,脚型对鞋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店员们有的时候对自家品牌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做一个对鞋的参考。就我自己穿下来这些鞋的体会,传统跑鞋品牌还是值得信赖的。
如果分一下跑步的频次,5KM 以内的跑步,偶尔跑一次的,只要不是板鞋基本都可以,不需要额外购买,能坚持每周 3 次左右 5KM 的慢跑的,就需要一双专业的跑步鞋,我首推缓震类的,毕竟耗费的体力不多,减少对膝盖损耗为第一,不是大体重跑者的话亚瑟士的 gel-nimbus 和 novo blast 系列算是我比较喜欢的。
月跑量到了 100KM 以上的,还是最好有 2-3 双鞋换着穿,缓震和支撑兼顾,亚瑟士的 GT 2000 12,Brooks 的 Levitate 6 是我现在的选择,主要在 10KM 以后不感觉到累 。
如果偶尔周末需要 hiking 或者越野跑也还是需要不一样的鞋,因为路况复杂,上下坡也多,需要鞋底有比较强的抓地力,越野鞋还是首推 Hoka, ON(昂跑)的鞋这两年很红,我的第一双 cloud X 已经扔掉了,第一个原因,真的不耐脏。。。第二个原因,通勤表现(好看)远高于跑步感受。。。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作为一个 I 人,最享受跑步带来的专注感和不被一切打扰的安静,我不喜欢结伴也不带耳机,在晨跑的时候,我习惯想一想今天必须完成的几件事情,重要的程度,也想一想近期工作上有什么遗漏,作为工作中补充思考的时间,这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自己和自己交流的时间,差不多用 7 分左右的配速跑 10KM,在跑步中体验到心流的感觉,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经常会一抬手表发现,哇,已经七八公里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知行合一,但这种专注力带来的平静是我很喜欢的。
寄语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鞋,享受跑步。最后附上一张我自己的跑鞋矩阵,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