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佳明最大摄氧量真的准吗?是不是欢乐表?

知乎给我推荐一个问题,佳明 255 的最大摄氧量是不是欢乐数据?(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132524/answer/3546144484)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首先我问一下各位读者,假定下面的马拉松成绩-最大摄氧量对照表可靠,对照自己近期的 PB 成绩和对应的最大摄氧量,你认为佳明给出的最大摄氧量估计是低估(估计值低于真实值的 5%)、高估(估计值超出真实值的 5%)、准确(正负 5%之间)?欢迎投票。

Jack Daniels基于最大摄氧量的成绩预测

首先说下我的情况,在 2 个月前,佳明给我的最大摄氧量估计是 59 左右,而我的全马完赛成绩只有 310 左右,显然佳明是高估了(对照表中,一定是低于 54 的)。 而现在,佳明给我的估计是 62,但我不认为我可以跑到 245 以内,所以佳明仍然是高估了。总之,在我这里,佳明似乎一直在高估。

如此前的文章,小齐哥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测量的结果是 74.4,而佳明的估计是 71,看起来又稍稍低估了他。不过总体而言,|71-74.4|%74.4=4.5%,符合 Firstbeat 的精度承诺 SLA。

另外,二牛注意到,网上有人说佳明严重高估了自己,也有人说佳明严重低估了自己。

懵了吧?佳明到底准不准啊?是不是欢乐数据?怎么看待这件事。二牛认为我们需要想明白这几件事

最大摄氧量是高度依赖心率数据估计的

Firstbeat 的模型建立在心率和速度的某种关联上,更低的心率下更快的配速会估计出更高的最大摄氧量。 速度可以通过 GPS 测量,在多频多星的机型上,出现误差的概率较低。而心率在佳明这里,根据二牛的观察,它常常是个测不准的数值。 无论佳明怎么改算法,每次更新论坛都有用户说心率不准,注意,是每次。运动中心率测量确实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解决的不止有温度、肤色,还有全球用户丰富的个体差异。 心率不准,就不要奢望最大摄氧量准确。不过对我来说,我多次验证过佳明心率与心率带给出的数值(),可以认为佳明的光电心率是准的。那么你的心率准吗?如果心率不准,那最大摄氧量就是一个欢乐数据。

了解最大摄氧量的意义是什么

在新手期,最大摄氧量是个开局 buff,50 和 30 的两位选手可能是迥然不同的状态。 而随着最大摄氧量的提升,我们会发现成绩提升没有那么明显了,比如 51 到 55 可能成绩没啥变化。因为在接近成为高手的路上,最大摄氧量并不是唯一的瓶颈,你的跑步经济性、足部落地部位、摆臂方式都可能成为限制条件。

二牛建议大家去关注最大摄氧量的趋势,如果你的最大摄氧量在持续提升,那说明你的训练在一个合理的负荷范围,反之,要么是你在摸鱼,要么是你过度训练了。

最大摄氧量持续增加意味着训练负荷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最大摄氧量估计和训练模式有很大关系

二牛观察到,网友们的训练方法是百花齐放。

有些人推崇“猛干”,心率常常在 3 区 4 区甚至 5 区。这类选手最容易“欺骗”佳明的算法,得到一个很高的最大摄氧量估计。 但是,这样的最大摄氧量实际很虚,因为高心率在短距离、中距离跑步中还可以持续,在长距离跑步中难以持续很长时间,极其容易导致撞墙,进而让对应的全马成绩无法落实。这时候,很容易产生“佳明的最大摄氧量太虚假了!”的想法。我认为这属于因果倒置了,我们跑得好跑得经济会导致佳明给出一个不错的最大摄氧量估计,反过来不一定,比如被欺骗的这种情况。

有些人推崇超级慢跑,或者极化训练中 20%的快跑没快起来,心率和配速长时间非常低。 这类选手会反向“欺骗”佳明的算法。比如有两位选手 A 和 B,A 在 5 分配 140 的心率,但是在 430 配速心率只有 145,B 在 5 分配也是 140 的心率,但是 430 配速就 155 心率了,如果 A 长期跑 5 分配速,而不加变化,而 B 在不同的强度之间来回切换,因为佳明感知不到,A 得到的佳明最大摄氧量估计很容易低于 B 的佳明估计,这显然不合理。为啥?如此前提到的有氧解耦率中的心率漂移现象(),A 的心率漂移现象更小,最大摄氧量会更高。

上面这是佳明最大摄氧量估计的两个极端方向——高估和低估的可能原因。二牛观察到,佳明的模型明显更推荐的是丹尼尔斯博士的思路,用不同的训练类型来控制训练负荷的,增加其多样性。这样的估计值会比较理想。

即便是真实的最大摄氧量,它的提升对跑步的提升同样存在边际效用递减

有个普遍且神秘的规律,看起来快速且无限增长事物最终总会面临某种抑制。即便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像无法预知股票的高点一样,我们在增长中也无法判定当前是否就是山峰。最大摄氧量的增长同样不是无限的,而且训练有素的选手中,最大摄氧量的增加对成绩的提升影响越来越小了。对于一个偶尔运动的选手来说,最大摄氧量提升 2ml/kg/min,马拉松提高 15 分钟也不令人意外,而同样的提升对精英运动员来说提升一两分钟就已经非常理想了。在成为一个精英选手(我认为全马 3 小时 15 分是个分水岭)后,几乎可以忽略最大摄氧量的了,如果你在积极训练,最大摄氧量的提升是随之而来的。

最后

请务必意识到,身体状态好,最大摄氧量才高,反之则不然。

算法模型一定有适用范围的,如果你的太离谱,很有可能说明这套算法不适合你,那输出结果就不具有参考价值。

那有没有好的摄氧量之说呢?有,我认为最好的摄氧量是在增长的趋势里,你觉得呢?

增长的趋势里是最理想的状态

参考

  1. https://assets.firstbeat.com/firstbeat/uploads/2017/06/white_paper_VO2max_30.6.201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