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我的膝盖,今天献给堂主 lee 了

1

以前我特别喜欢用“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来合理化自己摸鱼的借口。

毕竟,只要我永远不启动任何宏伟计划,就永远不会有因为走漏风声而失败的风险。

靠着这套无懈可击的逻辑闭环,我看所有网络上的大部分励志故事,都像在看一场提前知道结局的魔术,纯属图一乐。

但我的这套逻辑,在遇到堂主 lee 的时候,崩了。

第一次知道这个猛人,是在 2024 年的郑开马拉松赛道上。我正迈着自己 150 斤的沉重步伐,思考着我为什么要报名马拉松,还是年年暴晒口碑极差的郑开马拉松时,一个哥们儿从我旁边超了过去。

好家伙,那造型相当野生相当切格瓦拉。

堂主lee

胡子拉碴,皮肤粗糙,穿着一件看起来像是从哪个工地捡来的白色背心,手里还拿着两个手机在搞直播,一边跑一边跟直播间的老铁们谈笑风生。

那个瞬间,我的胜负欲和我的乳酸一起飙升。

当他渐行渐远,我看到他背心上用彩笔涂抹的“堂主 lee”字样。

我当时脑子里唯一的念头是,这是什么堂?QQ 堂还是泡泡堂?忠义堂?白虎节堂?

这事儿在我脑子里就这么过去了。毕竟互联网上每天都有新的神仙和新的乐子,谁会记住一个野人模样的行为艺术家呢?

但 B 站算法不这么想。算法觉得我这种精神状态极不稳定的废柴,需要一点精神氮泵。

于是,这个堂主 lee 开始频繁出现在我的主页 feed 流里,标题永远是那么几个字:

琦玉训练第 XXX 天。

我点进去看了下,所谓“琦玉训练”,源自一部叫《一拳超人》的动漫,内容是每天 100 个俯卧撑、100 个仰卧起坐、100 个深蹲,外加 10 公里跑。

我敬佩,但我当时觉得,这也就那么回事儿。

毕竟,互联网最不缺的就是狠人,今天有人骑行环中国,明天就有人孤身横渡大西洋。

大家都是出来卖艺的,无非是才艺不同罢了。

2

2025 年的青岛马拉松,没想到更近距离遇到了他。

在云望的展台,我又见到了他。这次不是在赛道上,我能近距离观察这个“行走的励志视频”。

在他体验泡沫轴放松肌肉的时候,我接过了他的直播手机,替他播了十几分钟。

我看着这个在视频里能连续干几百天高强度训练的男人,此刻龇牙咧嘴,疼得像个 150 斤的孩子。

那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他不是神,不是 AI,他也是肉体凡胎。

他也会疼,会累,会肌肉酸痛。

但他牛就牛在,他能顶着凡人的肉身,去干一件神仙都得摇摇头的事儿。

他能拥有超越 99.99%的人的毅力。

这个男人,叫李东浩,B 站 UP 主“堂主 Lee”。

在开始这项挑战前,他并非专业的运动员或健身达人,甚至正经历着事业与爱情的双重打击,妥妥的人生低谷开局。

他从 2021 年 8 月 24 日开始,立志要完成这 1000 天的挑战。

最初的视频,播放量只有几十几百。但他就这么一天天坚持了下来。

3

你以为每天 100 个俯卧撑、100 个仰卧起坐、100 个深蹲,外加 10 公里跑就是全部了?

太天真了。

为了不让观众和他自己感到麻木,堂主 Lee 给自己加了个更变态的规则:每到整百天,就进行一次“加倍挑战”。

好的,这是您图片中表格的 Markdown 格式:

挑战天数训练倍数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长跑距离
第 100 天1 倍各 100 个10 公里
第 300 天3 倍各 300 个30 公里
第 400 天4 倍各 400 个40 公里
第 500 天5 倍各 500 个50 公里
第 700 天7 倍各 700 个70 公里
第 800 天8 倍各 800 个80 公里
第 900 天9 倍各 900 个90 公里
第 1000 天10 倍各 1000 个100 公里
第 991-999 天4 倍各 400 个40 公里

这已经不是健身了,这是在渡劫飞升。

而这场长达近四年的苦修,在第 1000 天,也就是 2025 年 7 月 19 日,迎来了终局之战。

那一天的挑战内容是——10 倍量。

  • 100 公里长跑:从凌晨 3 点多跑到下午 3 点半,历时约 12 个小时。
  • 1000 个俯卧撑
  • 1000 个仰卧起坐
  • 1000 个深蹲

这最后一战,他全程直播。完成所有项目后,他还剃掉头发,完美复刻了琦玉老师的经典形象。 堂主 Lee 的光头

更魔幻的是,连《一拳超人》的原作者 ONE 老师都亲自下场,发文祝贺,称赞他“意志强大”。

ONE 的 X 帖子

这叫什么?

他的二创,牛逼到原作者都得给他点赞。

4. 评论区,人性的倒影

更有趣的,是围观群众心态的变化。

堂主 lee 的评论区,简直是一场长达 1000 天的大型人性观察实验,完美演绎了我们普通人面对一件离谱的事情时,从质疑到理解,再到追随的全过程。

  • 挑战开始时,很多人觉得这是哗众取宠的噱头。评论区里充满了这样的声音:“哗众取宠罢了,不出一个月就得放弃。”
  • 第 100 天,当他还在坚持,有人开始酸了,说他只是为了流量和热度。潜台词是:“等风头过了,看你怎么收场。”
  • 第 300 天,人们的态度开始转变。质疑声肉眼可见地变少,加油和鼓励开始成为主流。
  • 第 500 天,评论区的画风迎来拐点,已经有人开始行动,效仿他的自律了。一些“自律打卡”的评论出现,把他当成了参照物。
  • 第 800 天,人们开始自发地对他投以崇高的敬意。他不再是一个小丑,而是一个图腾,一个关于“坚持”的活样本。

5. 最终章:评论区里的封神与狂欢

如果说前 999 天是漫长的铺垫,那么第 1000 天,就是一场在评论区和弹幕里完成的,属于所有见证者的狂欢与封神。

这一天,无数观众涌入直播间,共同“见证历史”。生活永远比剧本更真实,就在这场史诗挑战的终点,还发生了手机被偷、与女友争吵的插曲。然而,这些意外的“怪人”,反而让这场挑战彻底摆脱了完美作秀的嫌疑。有评论一针见血:“有很多人说,最后的直播吵架是一个败笔,但我觉得,这是神来之笔!这才是普通人呐!这才是真实啊!”

当他最终汗流浃背地完成挑战,镜头前电闪雷鸣,仿佛是为他定制的特效。那一刻,评论区和弹幕彻底引爆,质疑和嘲讽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最纯粹的敬意洪流。

有人用网文小说里的梗为他加冕:“光芒骤放!不可逼视!坚持仙蛊!在这一刻!练成!!!”

有人精准概括了所有老观众的心路历程:“一开始,很多人只是觉得这是个哗众取宠的噱头……1000 天的时候,他真的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哪怕是起初最不屑的人也会为此感动,哪怕一秒。”

更重要的是,堂主用行动对互联网进行了一次“正反馈”。他的评论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氮泵”和许愿池。

无数人在这里立下自己的誓言,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评论区盛况

  • 备考的学生: “初二看到高三,你坚持锻炼,我拼命学习,一年后我们同步登上巅峰!”
  • 对抗心魔的人: “今天是我戒 X 的第七天……看到堂主 1000 天挑战成功,大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 重拾梦想的创作者: “我之前写了一本网文小说,中途放弃了……现在我又有了重拾梦想的想法。”
  • 无数个“一个赞跑一公里”的普通人: 他们用这种赛博契约,迈出了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人们自发地盖起“考古楼”和“堂主牛逼楼”,以便让后来的访客知道这里曾发生过怎样的奇迹。

正如一条高赞评论所言:“堂主不是在第 1000 天才成为英雄,而是在迈开腿的第一天。”

这,就是这场横跨近三年、属于一个普通人和无数围观者的故事,最好的“完结撒花”。

6

所以,这场挑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你要认真计算这件事的投入产出比时,就已经输了。

因为有些事情,根本不在“意义”的坐标系里。

我们读的不是项目计划书,是史诗,是传奇,是故事。

堂主 Lee 的 1000 天,就是一部写在 2025 年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赛博朋克式英雄史诗。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在一个一切都讲求效率、回报和捷径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式,去完成一个看似“毫无意义”的壮举。

他的坚持,本身就是意义。

如果我们能从中汲取到哪怕一丝一毫继续前行的力量,那,就是这场挑战最大的意义。

所以,我的膝盖,今天心甘情愿地献给堂主 lee 了。

因为他替我跑完了那些偷懒的日子里我想跑却没能坚持的里程,更因为他让我知道,在这个钢铁丛林里,依然有人,愿意用最笨的方法,去攀登那座只存在于心中的神山。

这,就够了。